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吧!
创新互联公司专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包含不限于网站设计、网站制作、茂南网络推广、成都微信小程序、茂南网络营销、茂南企业策划、茂南品牌公关、搜索引擎seo、人物专访、企业宣传片、企业代运营等,从售前售中售后,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服务,您的肯定,是我们最大的嘉奖;创新互联公司为所有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茂南建站搭建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13518219792,官方网址:www.cdcxhl.com
Python 在 3.7 的时候引入了一个模块:contextvars,从名字上很容易看出它指的是上下文变量(Context Variables),所以在介绍 contextvars 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上下文(Context)。
Context 是一个包含了相关信息内容的对象,举个例子:"比如一部 13 集的动漫,你直接点进第八集,看到女主角在男主角面前流泪了"。相信此时你是不知道为什么女主角会流泪的,因为你没有看前面几集的内容,缺失了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所以 Context 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它的作用就是携带一些指定的信息。
web 框架中的 request
我们以 fastapi 和 sanic 为例,看看当一个请求过来的时候,它们是如何解析的。
# fastapi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Request import uvicorn app = FastAPI() @app.get("/index") async def index(request: Request): name = request.query_params.get("name") return {"name": name} uvicorn.run("__main__:app", host="127.0.0.1", port=5555) # ------------------------------------------------------- # sanic from sanic import Sanic from sanic.request import Request from sanic import response app = Sanic("sanic") @app.get("/index") async def index(request: Request): name = request.args.get("name") return response.json({"name": name}) app.run(host="127.0.0.1", port=6666)
发请求测试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看到请求都是成功的,并且对于 fastapi 和 sanic 而言,其 request 和 视图函数是绑定在一起的。也就是在请求到来的时候,会被封装成一个 Request 对象、然后传递到视图函数中。
但对于 flask 而言则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看一下 flask 是如何接收请求参数的。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flask") @app.route("/index") def index(): name = request.args.get("name") return {"name": name} app.run(host="127.0.0.1", port=7777)
我们看到对于 flask 而言则是通过 import request 的方式,如果不需要的话就不用 import,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比较哪种方式好,主要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的主题。首先对于 flask 而言,如果我再定义一个视图函数的话,那么获取请求参数依旧是相同的方式,但是这样问题就来了,不同的视图函数内部使用同一个 request,难道不会发生冲突吗?
显然根据我们使用 flask 的经验来说,答案是不会的,至于原因就是 ThreadLocal。
ThreadLocal
ThreadLocal,从名字上看可以得出它肯定是和线程相关的。没错,它专门用来创建局部变量,并且创建的局部变量是和线程绑定的。
import threading # 创建一个 local 对象 local = threading.local() def get(): name =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 获取绑定在 local 上的 value value = local.value print(f"线程: {name}, value: {value}") def set_(): name =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 为不同的线程设置不同的值 if name == "one": local.value = "ONE" elif name == "two": local.value = "TWO" # 执行 get 函数 get()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t_, name="one") 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t_, name="two") t1.start() t2.start() """ 线程 one, value: ONE 线程 two, value: TWO """
可以看到两个线程之间是互不影响的,因为每个线程都有自己唯一的 id,在绑定值的时候会绑定在当前的线程中,获取也会从当前的线程中获取。可以把 ThreadLocal 想象成一个字典:
{ "one": {"value": "ONE"}, "two": {"value": "TWO"} }
更准确的说 key 应该是线程的 id,为了直观我们就用线程的 name 代替了,但总之在获取的时候只会获取绑定在该线程上的变量的值。
而 flask 内部也是这么设计的,只不过它没有直接用 threading.local,而是自己实现了一个 Local 类,除了支持线程之外还支持 greenlet 的协程,那么它是怎么实现的呢?首先我们知道 flask 内部存在 "请求 context" 和 "应用 context",它们都是通过栈来维护的(两个不同的栈)。
# flask/globals.py _request_ctx_stack = LocalStack() _app_ctx_stack = LocalStack() current_app = LocalProxy(_find_app)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session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session"))
每个请求都会绑定在当前的 Context 中,等到请求结束之后再销毁,这个过程由框架完成,开发者只需要直接使用 request 即可。所以请求的具体细节流程可以点进源码中查看,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个对象:werkzeug.local.Local,也就是上面说的 Local 类,它是变量的设置和获取的关键。直接看部分源码:
# werkzeug/local.py class Local(object): __slots__ = ("__storage__", "__ident_func__") def __init__(self): # 内部有两个成员:__storage__ 是一个字典,值就存在这里面 # __ident_func__ 只需要知道它是用来获取线程 id 的即可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storage__", {})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ident_func__", get_ident) def __call__(self, proxy): """Create a proxy for a name.""" return LocalProxy(self, proxy) def __release_local__(self): self.__storage__.pop(self.__ident_func__(), None) def __getattr__(self, name): try: # 根据线程 id 得到 value(一个字典) # 然后再根据 name 获取对应的值 # 所以只会获取绑定在当前线程上的值 return self.__storage__[self.__ident_func__()][name]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name) def __setattr__(self, name, value): ident = self.__ident_func__() storage = self.__storage__ try: # 将线程 id 作为 key,然后将值设置在对应的字典中 # 所以只会将值设置在当前的线程中 storage[ident][name] = value except KeyError: storage[ident] = {name: value} def __delattr__(self, name): # 删除逻辑也很简单 try: del self.__storage__[self.__ident_func__()][name]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name)
所以我们看到 flask 内部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通过 ThreadLocal 实现了线程之间的隔离。每个请求都会绑定在各自的 Context 中,获取值的时候也会从各自的 Context 中获取,因为它就是用来保存相关信息的(重要的是同时也实现了隔离)。
相应此刻你已经理解了上下文,但是问题来了,不管是 threading.local 也好、还是类似于 flask 自己实现的 Local 也罢,它们都是针对线程的。如果是使用 async def 定义的协程该怎么办呢?如何实现每个协程的上下文隔离呢?所以终于引出了我们的主角:contextvars。
contextvars
该模块提供了一组接口,可用于在协程中管理、设置、访问局部 Context 的状态。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async def get(): # 获取值 return c.get() + "~~~" async def set_(val): # 设置值 c.set(val) print(await get()) async def main(): coro1 = set_("协程1") coro2 = set_("协程2") await asyncio.gather(coro1, coro2) asyncio.run(main()) """ 协程1~~~ 协程2~~~ """
ContextVar 提供了两个方法,分别是 get 和 set,用于获取值和设置值。我们看到效果和 ThreadingLocal 类似,数据在协程之间是隔离的,不会受到彼此的影响。
但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是在 set_ 函数中设置的值,然后在 get 函数中获取值。可 await get() 相当于是开启了一个新的协程,那么意味着设置值和获取值不是在同一个协程当中。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获取到希望的结果。因为 Python 的协程是无栈协程,通过 await 可以实现级联调用。
我们不妨再套一层: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async def get1(): return await get2() async def get2(): return c.get() + "~~~" async def set_(val): # 设置值 c.set(val) print(await get1()) print(await get2()) async def main(): coro1 = set_("协程1") coro2 = set_("协程2") await asyncio.gather(coro1, coro2) asyncio.run(main()) """ 协程1~~~ 协程1~~~ 协程2~~~ 协程2~~~ """
我们看到不管是 await get1() 还是 await get2(),得到的都是 set_ 中设置的结果,说明它是可以嵌套的。
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重新设置值。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async def get1(): c.set("重新设置") return await get2() async def get2(): return c.get() + "~~~" async def set_(val): # 设置值 c.set(val) print("------------") print(await get2()) print(await get1()) print(await get2()) print("------------") async def main(): coro1 = set_("协程1") coro2 = set_("协程2") await asyncio.gather(coro1, coro2) asyncio.run(main()) """ ------------ 协程1~~~ 重新设置~~~ 重新设置~~~ ------------ ------------ 协程2~~~ 重新设置~~~ 重新设置~~~ ------------ """
先 await get2() 得到的就是 set_ 函数中设置的值,这是符合预期的。但是我们在 get1 中将值重新设置了,那么之后不管是 await get1() 还是直接 await get2(),得到的都是新设置的值。
这也说明了,一个协程内部 await 另一个协程,另一个协程内部 await 另另一个协程,不管套娃(await)多少次,它们获取的值都是一样的。并且在任意一个协程内部都可以重新设置值,然后获取会得到最后一次设置的值。再举个栗子: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async def get1(): return await get2() async def get2(): val = c.get() + "~~~" c.set("重新设置啦") return val async def set_(val): # 设置值 c.set(val) print(await get1()) print(c.get()) async def main(): coro = set_("古明地觉") await coro asyncio.run(main()) """ 古明地觉~~~ 重新设置啦 """
await get1() 的时候会执行 await get2(),然后在里面拿到 c.set 设置的值,打印 "古明地觉~~~"。但是在 get2 里面,又将值重新设置了,所以第二个 print 打印的就是新设置的值。\
如果在 get 之前没有先 set,那么会抛出一个 LookupError,所以 ContextVar 支持默认值: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default="哼哼") async def set_(val): print(c.get()) c.set(val) print(c.get()) async def main(): coro = set_("古明地觉") await coro asyncio.run(main()) """ 哼哼 古明地觉 """
除了在 ContextVar 中指定默认值之外,也可以在 get 中指定:
import asyncio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只是一个标识, 用于调试", default="哼哼") async def set_(val): print(c.get("古明地恋")) c.set(val) print(c.get()) async def main(): coro = set_("古明地觉") await coro asyncio.run(main()) """ 古明地恋 古明地觉 """
所以结论如下,如果在 c.set 之前使用 c.get:
当 ContextVar 和 get 中都没有指定默认值,会抛出 LookupError;
只要有一方设置了,那么会得到默认值;
如果都设置了,那么以 get 为准;
如果 c.get 之前执行了 c.set,那么无论 ContextVar 和 get 有没有指定默认值,获取到的都是 c.set 设置的值。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并且 ContextVar 除了可以作用在协程上面,它也可以用在线程上面。没错,它可以替代 threading.local,我们来试一下: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 def get(): name =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value = c.get() print(f"线程 {name}, value: {value}") def set_(): name =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if name == "one": c.set("ONE") elif name == "two": c.set("TWO") get()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t_, name="one") 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t_, name="two") t1.start() t2.start() """ 线程 one, value: ONE 线程 two, value: TWO """
和 threading.local 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是更建议使用 ContextVars。不过前者可以绑定任意多个值,而后者只能绑定一个值(可以通过传递字典的方式解决这一点)。
c.Token
当我们调用 c.set 的时候,其实会返回一个 Token 对象: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 token = c.set("val") print(token) """at 0x00...> """
Token 对象有一个 var 属性,它是只读的,会返回指向此 token 的 ContextVar 对象。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 token = c.set("val") print(token.var is c) # True print(token.var.get()) # val print( token.var.set("val2").var.set("val3").var is c ) # True print(c.get()) # val3
Token 对象还有一个 old_value 属性,它会返回上一次 set 设置的值,如果是第一次 set,那么会返回一个
import contextvars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 token = c.set("val") # 该 token 是第一次 c.set 所返回的 # 在此之前没有 set,所以 old_value 是print(token.old_value) # token = c.set("val2") print(c.get()) # val2 # 返回上一次 set 的值 print(token.old_value) # val
那么这个 Token 对象有什么作用呢?从目前来看貌似没太大用处啊,其实它最大的用处就是和 reset 搭配使用,可以对状态进行重置。
import contextvars #### c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 token = c.set("val") # 显然是可以获取的 print(c.get()) # val # 将其重置为 token 之前的状态 # 但这个 token 是第一次 set 返回的 # 那么之前就相当于没有 set 了 c.reset(token) try: c.get() # 此时就会报错 except LookupError: print("报错啦") # 报错啦 # 但是我们可以指定默认值 print(c.get("默认值")) # 默认值
contextvars.Context
它负责保存 ContextVars 对象和设置的值之间的映射,但是我们不会直接通过 contextvars.Context 来创建,而是通过 contentvars.copy_context 函数来创建。
import contextvars c1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1") c1.set("val1") c2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2") c2.set("val2") # 此时得到的是所有 ContextVar 对象和设置的值之间的映射 # 它实现了 collections.abc.Mapping 接口 # 因此我们可以像操作字典一样操作它 context = contextvars.copy_context() # key 就是对应的 ContextVar 对象,value 就是设置的值 print(context[c1]) # val1 print(context[c2]) # val2 for ctx, value in context.items(): print(ctx.get(), ctx.name, value) """ val1 context_var1 val1 val2 context_var2 val2 """ print(len(context)) # 2
除此之外,context 还有一个 run 方法:
import contextvars c1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1") c1.set("val1") c2 = contextvars.ContextVar("context_var2") c2.set("val2") context = contextvars.copy_context() def change(val1, val2): c1.set(val1) c2.set(val2) print(c1.get(), context[c1]) print(c2.get(), context[c2]) # 在 change 函数内部,重新设置值 # 然后里面打印的也是新设置的值 context.run(change, "VAL1", "VAL2") """ VAL1 VAL1 VAL2 VAL2 """ print(c1.get(), context[c1]) print(c2.get(), context[c2]) """ val1 VAL1 val2 VAL2 """
我们看到 run 方法接收一个 callable,如果在里面修改了 ContextVar 实例设置的值,那么对于 ContextVar 而言只会在函数内部生效,一旦出了函数,那么还是原来的值。但是对于 Context 而言,它是会受到影响的,即便出了函数,也是新设置的值,因为它直接把内部的字典给修改了。
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创新互联,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
网页标题:Python如何利用contextvars实现管理上下文变量
浏览路径:http://ybzwz.com/article/peoo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