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ConnectionManager的作用是什么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MySQL中Connection Manager的作用是什么,内容非常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创新互联是一家专业提供巴彦淖尔企业网站建设,专注与网站建设、网站制作、H5响应式网站、小程序制作等业务。10年已为巴彦淖尔众多企业、政府机构等服务。创新互联专业网站制作公司优惠进行中。
1.连接的线程数
Mysql支持单线程和多线程两种连接线程数。如果是单线程,则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connection连接到Mysql,
其他的连接会被挂起。如果是多线程,则同一时刻可以支持多个connection同时连接到服务器。
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的启动参数来设定连接的线程数:
mysqld.exe --thread-handling=no-threads
mysqld.exe --thread-handling=one-thread-per-connection
服务器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使用哪种方式的呢?且看服务器中的分支代码:
#ifdef EMBEDDED_LIBRARY
one_thread_scheduler(&thread_scheduler);
#else
if (global_system_variables.thread_handling <=
SCHEDULER_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
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thread_scheduler);
else if (global_system_variables.thread_handling == SCHEDULER_NO_THREADS)
one_thread_scheduler(&thread_scheduler);
else
pool_of_threads_scheduler(&thread_scheduler); /* purecov: tested */
#endif
这段代码出现在get_options函数中,此函数是根据传入的服务器参数,设置相应参数的模式。由这段代码可以看出,如果定义了EMBEDDED_LIBRARY宏定义(估计应该是嵌入式使用),则调用one_thread_scheduler,即使用单线程。如果参数小于等于SCHEDULER_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则调用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即每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多线程。 至于global_system_variables.thread_handling是如何进行设置的呢?其实就是根据我们传递给服务器的参数--thread-handling进行设置的,参数的设置统一在函数get_options中,其调用mysqld_get_one_option,其中有个分支,代码如下:
case OPT_THREAD_HANDLING:
{
global_system_variables.thread_handling=
find_type_or_exit(argument, &thread_handling_typelib, opt->name)-1;
break;
}
对参数初始化有兴趣的可以具体的看下get_options这个函数,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 我们来看下one_thread_scheduler和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的源代码,看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void one_thread_scheduler(scheduler_functions* func)
{
func->max_threads= 1;
#ifndef EMBEDDED_LIBRARY
func->add_connection= handle_connection_in_main_thread;
#endif
func->init_new_connection_thread= init_dummy;
func->end_thread= no_threads_end;
}
void 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scheduler_functions* func)
{
func->max_threads= max_connections;
func->add_connection= create_thread_to_handle_connection;
func->end_thread= 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end;
}
原来就是设置了一个结构体中scheduler_functions的参数,只不过这些参数是一些函数指针罢了,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调用中,
只需要调用add_connection或end_thread即可,不需要知道到底是调用了哪个函数,这大概就是一种变形的多态性吧。
2.初始化网络配置
网络配置比较简单,就是设置端口,创建套接字,绑定端口,监听端口。实现全部集中在network_init函数中,由于这个函数确
实没什么好讲的,如果对socket不熟悉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下相关知识。这里直接给出相应的伪代码:
network_init
{
set_ports; //设置端口号,#define MYSQL_PORT 3306
socket;//创建套接字
bind; //绑定端口号
listen;//监听端口号
}
3.连接的方式
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不止是SOCKET,还有其他很多方式。Mysql支持三种连接方式:namepipe、socket和shared memory,
即命名管道、套接字和共享内存的方式。这三种方式是可以共存的。默认只使用套接字。
TCP/IP套接字方式是MySQL在任何平台下都提供的连接方式,也是网络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TCP/IP连接上建立
一个基于网络的连接请求,一般情况下客户端在一台服务器上,而MySQL实例在另一台服务器上,这两台机器通过一个TCP/IP网络连接。
例如,我可以在Windows服务器下请求一台远程Linux服务器下的MySQL实例。
在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和Windows Vista以及在此之后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如果两个需要通
信的进程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那么可以使用命名管道,SQL Server数据库默认安装后的本地连接也使用命名管道。在MySQL数据库中,
需在配置文件中启用--enable-named-pipe选项。在MySQL 4.1之后的版本中,MySQL还提供了共享内存的连接方式,在配置文件中
添加--shared-memory。如果想使用共享内存的方式,在连接时,Mysql客户端还必须使用-protocol=memory选项。
启动时可以通过下面的参数进行设置。
mysqld.exe --enable-named-pipe
mysqld.exe --shared-memory
除了在启动时进行参数设置外,也可以通过修改MY.INI文件进行设置。我们来看下中选择连接方式的分支函数handle_connections_methods:
handle_connections_methods()
{
if (hPipe != INVALID_HANDLE_VALUE)
{
handler_count++;
if (pthread_create(&hThread,&connection_attrib,
handle_connections_namedpipes, 0))
{
sql_print_warning("Can't create thread to handle named pipes");
handler_count--;
}
}
if (have_tcpip && !opt_disable_networking)
{
handler_count++;
if (pthread_create(&hThread,&connection_attrib,
handle_connections_sockets, 0))
{
sql_print_warning("Can't create thread to handle TCP/IP");
handler_count--;
}
}
if (opt_enable_shared_memory)
{
handler_count++;
if (pthread_create(&hThread,&connection_attrib,
handle_connections_shared_memory, 0))
{
sql_print_warning("Can't create thread to handle shared memory");
handler_count--;
}
}
}
由于对于namepipe和memory share的通信方式不太了解,这里只研究socket的通信方式。从代码中可以看出,handle_connections_sockets便是socket的设置,我们就来看下它。
4.socket管理创建新线程socket管理其实比较简单,直接给出其伪代码:
handle_connections_sockets
{
select; //监视socket文件描述符
new_socket = accept;//处理到来的客户端连接
thd = new THD;创建THD类
vio_tmp = vio_new(new_socket,VIO_TYPE_TCPIP, 0); //初始化VIO结构体
my_net_init(&thd->net, vio_tmp);//初始化thd的net结构体
create_new_thread(thd);//为这个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如果是单线程模式的话,就不会创建一个新线程
}
首先是select函数进行监视socket端口,如果监控到有连接,则通过accept函数接受客户端的连接,然后新建一个THD类,将连接参数全部设置到THD类的参数上,最后调用create_new_thread函数,这个函数便是重点。 我们进入这个函数,看下做了啥。
create_new_thread
{
++connection_count;//全局连接数自增
thread_count++; //全局线程数自增
thread_scheduler.add_connection(thd);//真正创建线程
}
So easy,首先将全局连接数+1,全局线程数+1,然后调用add_connection函数,这个函数就是我们在上面第一步设置连接的
线程数中,one_thread_scheduler和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中设置的一个参数。这两者的区别便是是否创建了
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到来的连接。one_thread_scheduler是单线程方式,木有新建线程。我们重点研究one_thread_per_connection_scheduler,其设置的add_connection函数为create_thread_to_handle_connection:
create_thread_to_handle_connection(THD *thd)
{
thread_created++;
threads.append(thd); // 创建线程数自增,并加入到threads链表上
pthread_create(&thd->real_id,&connection_attrib,
handle_one_connection,
(void*) thd);//这就是真正创建线程的地方了,函数便是handle_one_connection
}
可见,最后调用了pthread_create函数,这个函数便是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新线程的处理函数为handle_one_connection.
5.新线程处理流程
新线程处理函数为handle_one_connection,到此位置,一个新的connection被一个新创建的线程所单独处理。我们看下其中
是如何进行处理的。
handle_one_connection(void *arg)
{
for (;;)
{
lex_start(thd); //初始化词法分析结构体
login_connection(thd); //用户认证,失败报错
prepare_new_connection_state(THD* thd);//Initialize THD to handle queries
while (!net->error && net->vio != 0 && //循环处理command
!(thd->killed == THD::KILL_CONNECTION))
{
if (do_command(thd))
break; //处理失败跳出
}
end_connection(thd); //关闭连接
close_connection(thd, 0, 1);
thread_scheduler.end_thread(thd,1);//结束线程
return 0;
}
}
首先进行了词法分析结构体的初始化,然后进行用户认证,认证成功后通过do_command循环执行客户端发过来的命令。
6.总结
整个connection manager的流程十分清晰,单线程的连接一般很少使用,大多使用多线程方式。多线程连接中其实还涉及到线程缓冲
池的概念,即如果一个连接断开后,其所创建的线程不会被销毁掉,而是放到缓冲池中,等待下一个新的connection到来时,首先去线程
缓冲池查找是否有空闲的线程,有的话直接使用,木有的话才去创建新的线程来管理这个connection。这些属于Thread Manage的内容,
关于Mysql中Connection Manager的作用是什么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本文题目:Mysql中ConnectionManager的作用是什么
分享链接:http://ybzwz.com/article/jpso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