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本篇内容介绍了“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为信宜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及信宜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站制作、信宜网站设计,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秉承以专业、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就会得到认可,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这样,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

WaitGroup介绍

WaitGroup 提供了三个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Add(delta int)
    func (wg *WaitGroup) Done()
    func (wg *WaitGroup) Wait()
  • Add,用来设置 WaitGroup 的计数值;

  • Done,用来将 WaitGroup 的计数值减 1,其实就是调用了 Add(-1);

  • Wait,调用这个方法的 goroutine 会一直阻塞,直到 WaitGroup 的计数值变为 0。

例子我就不举了,网上是很多的,下面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解析

type noCopy struct{}

type WaitGroup struct {
    // 避免复制使用的一个技巧,可以告诉vet工具违反了复制使用的规则
	noCopy noCopy
	// 一个复合值,用来表示waiter数、计数值、信号量
	state1 [3]uint32
}
// 获取state的地址和信号量的地址
func (wg *WaitGroup) state() (statep *uint64, semap *uint32) {
	if uintptr(unsafe.Pointer(&wg.state1))%8 == 0 {
		// 如果地址是64bit对齐的,数组前两个元素做state,后一个元素做信号量
		return (*uint64)(unsafe.Pointer(&wg.state1)), &wg.state1[2]
	} else {
		// 如果地址是32bit对齐的,数组后两个元素用来做state,它可以用来做64bit的原子操作,第一个元素32bit用来做信号量
		return (*uint64)(unsafe.Pointer(&wg.state1[1])), &wg.state1[0]
	}
}

这里刚开始,WaitGroup就秀了一把肌肉,让我们看看大牛是怎么写代码的,思考一个原子操作在不同架构平台上是怎么操作的,在看state方法里面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内存对齐。

内存对齐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内存对齐的定义:

A memory address a is said to be n-byte aligned when a is a multiple of n bytes (where n is a power of 2).

简而言之,现在的CPU访问内存的时候是一次性访问多个bytes,比如32位架构一次访问4bytes,该处理器只能从地址为4的倍数的内存开始读取数据,所以要求数据在存放的时候首地址的值是4的倍数存放,者就是所谓的内存对齐。

由于找不到Go语言的对齐规则,我对照了一下C语言的内存对齐的规则,可以和Go语言匹配的上,所以先参照下面的规则。

内存对齐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1. 结构体变量的起始地址能够被其最宽的成员大小整除;

  2.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起始地址的偏移能够被其自身大小整除,如果不能则在前一个成员后面补充字节;

  3. 结构体总体大小能够被最宽的成员的大小整除,如不能则在后面补充字节;

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实操一下内存对齐:

在32位架构中,int8占1byte,int32占4bytes,int16占2bytes。

type A struct {
	a int8
	b int32
	c int16
}

type B struct {
	a int8
	c int16
	b int32
}

func main() {

	fmt.Printf("arrange fields to reduce size:\n"+
		"A align: %d, size: %d\n" ,
		unsafe.Alignof(A{}), unsafe.Sizeof(A{}) )

	fmt.Printf("arrange fields to reduce size:\n"+
		"B align: %d, size: %d\n" ,
		unsafe.Alignof(B{}), unsafe.Sizeof(B{}) )
}

//output:
//arrange fields to reduce size:
//A align: 4, size: 12
//arrange fields to reduce size:
//B align: 4, size: 8

下面以在32位的架构中运行为例子:

在32位架构的系统中默认的对齐大小是4bytes。

假设结构体A中a的起始地址为0x0000,能够被最宽的数据成员大小4bytes(int32)整除,所以从0x0000开始存放占用一个字节即0x00000x0001;b是int32,占4bytes,所以要满足条件2,需要在a后面padding3个byte,从0x0004开始;c是int16,占2bytes故从0x0008开始占用两个字节,即0x00080x0009;此时整个结构体占用的空间是0x0000~0x0009占用10个字节,10%4 != 0, 不满足第三个原则,所以需要在后面补充两个字节,即最后内存对齐后占用的空间是0x0000~0x000B,一共12个字节。

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同理,相比结构体B则要紧凑些:

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WaitGroup中state方法的内存对齐

在讲之前需要注意的是noCopy是一个空的结构体,大小为0,不需要做内存对齐,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可以忽略这个字段。

在WaitGroup里面,使用了uint32的数组来构造state1字段,然后根据系统的位数的不同构造不同的返回值,下面我面先来说说怎么通过sate1这个字段构建waiter数、计数值、信号量的。

首先unsafe.Pointer来获取state1的地址值然后转换成uintptr类型的,然后判断一下这个地址值是否能被8整除,这里通过地址 mod 8的方式来判断地址是否是64位对齐。

因为有内存对齐的存在,在64位架构里面WaitGroup结构体state1起始的位置肯定是64位对齐的,所以在64位架构上用state1前两个元素并成uint64来表示statep,state1最后一个元素表示semap;

那么64位架构上面获取state1的时候能不能第一个元素表示semap,后两个元素拼成64位返回呢?

答案自然是不可以,因为uint32的对齐保证是4bytes,64位架构中一次性处理事务的一个固定长度是8bytes,如果用state1的后两个元素表示一个64位字的字段的话CPU需要读取内存两次,不能保证原子性。

但是在32位架构里面,一个字长是4bytes,要操作64位的数据分布在两个数据块中,需要两次操作才能完成访问。如果两次操作中间有可能别其他操作修改,不能保证原子性。

同理32位架构想要原子性的操作8bytes,需要由调用方保证其数据地址是64位对齐的,否则原子访问会有异常,我们可以看到描述:

On ARM, x86-32, and 32-bit MIPS, it is the caller's responsibility to arrange for 64-bit alignment of 64-bit words accessed atomically. The first word in a variable or in an allocated struct, array, or slice can be relied upon to be 64-bit aligned.

所以为了保证64位字对齐,只能让变量或开辟的结构体、数组和切片值中的第一个64位字可以被认为是64位字对齐。但是在使用WaitGroup的时候会有嵌套的情况,不能保证总是让WaitGroup存在于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上,所以我们需要增加填充使它能对齐64位字。

在32位架构中,WaitGroup在初始化的时候,分配内存地址的时候是随机的,所以WaitGroup结构体state1起始的位置不一定是64位对齐,可能会是:uintptr(unsafe.Pointer(&wg.state1))%8 = 4,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需要用state1的第一个元素做padding,用state1的后两个元素合并成uint64来表示statep。

小结

这里小结一下,因为为了完成上面的这篇内容实在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得出这样的结果。所以这里小结一下,在64位架构中,CPU每次操作的字长都是8bytes,编译器会自动帮我们把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的地址初始化成64位对齐的,所以64位架构上用state1前两个元素并成uint64来表示statep,state1最后一个元素表示semap;

然后在32位架构中,在初始化WaitGroup的时候,编译器只能保证32位对齐,不能保证64位对齐,所以通过uintptr(unsafe.Pointer(&wg.state1))%8判断是否等于0来看state1内存地址是否是64位对齐,如果是,那么也和64位架构一样,用state1前两个元素并成uint64来表示statep,state1最后一个元素表示semap,否则用state1的第一个元素做padding,用state1的后两个元素合并成uint64来表示statep。

如果我说错了,欢迎来diss我,我觉得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Add 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Add(delta int) {
	// 获取状态值
	statep, semap := wg.state()
	...
	// 高32bit是计数值v,所以把delta左移32,增加到计数上
	state := atomic.AddUint64(statep, uint64(delta)<<32)
	// 获取计数器的值
	v := int32(state >> 32)
	// 获取waiter的值
	w := uint32(state)
	...
	// 任务计数器不能为负数
	if v < 0 {
		panic("sync: negative WaitGroup counter")
	}
	// wait不等于0说明已经执行了Wait,此时不容许Add
	if w != 0 && delta > 0 && v == int32(delta) {
		panic("sync: WaitGroup misuse: Add called concurrently with Wait")
	}
	// 计数器的值大于或者没有waiter在等待,直接返回
	if v > 0 || w == 0 {
		return
	} 
	if *statep != state {
		panic("sync: WaitGroup misuse: Add called concurrently with Wait")
	}
	// 此时,counter一定等于0,而waiter一定大于0
	// 先把counter置为0,再释放waiter个数的信号量
	*statep = 0
	for ; w != 0; w-- {
		//释放信号量,执行一次释放一个,唤醒一个等待者
		runtime_Semrelease(semap, false, 0)
	}
}
  1. add方法首先会调用state方法获取statep、semap的值。statep是一个uint64类型的值,高32位用来记录add方法传入的delta值之和;低32位用来表示调用wait方法等待的goroutine的数量,也就是waiter的数量。如下:

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1. add方法会调用atomic.AddUint64方法将传入的delta左移32位,也就是将counter加上delta的值;

  2. 因为计数器counter可能为负数,所以int32来获取计数器的值,waiter不可能为负数,所以使用uint32来获取;

  3.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校验,v不能小于零表示任务计数器不能为负数,否则会panic;w不等于,并且v的值等于delta表示wait方法先于add方法执行,此时也会panic,因为waitgroup不允许调用了Wait方法后还调用add方法;

  4. v大于零或者w等于零直接返回,说明这个时候不需要释放waiter,所以直接返回;

  5. *statep != state到了这个校验这里,状态只能是waiter大于零并且counter为零。当waiter大于零的时候是不允许再调用add方法,counter为零的时候也不能调用wait方法,所以这里使用state的值和内存的地址值进行比较,查看是否调用了add或者wait导致state变动,如果有就是非法调用会引起panic;

  6. 最后将statep值重置为零,然后释放所有的waiter;

Wait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Wait() {
	statep, semap := wg.state()
	...
	for {
		state := atomic.LoadUint64(statep)
		// 获取counter
		v := int32(state >> 32)
		// 获取waiter
		w := uint32(state)
		// counter为零,不需要等待直接返回
		if v == 0 {
			...
			return
		}
		// 使用CAS将waiter加1
		if atomic.CompareAndSwapUint64(statep, state, state+1) {
			...
			// 挂起等待唤醒
			runtime_Semacquire(semap)
			// 唤醒之后statep不为零,表示WaitGroup又被重复使用,这回panic
			if *statep != 0 {
				panic("sync: WaitGroup is reused before previous Wait has returned")
			}
			...
         	// 直接返回   
			return
		}
	}
}
  1. Wait方法首先也是调用state方法获取状态值;

  2. 进入for循环之后Load statep的值,然后分别获取counter和counter;

  3. 如果counter已经为零了,那么直接返回不需要等待;

  4. counter不为零,那么使用CAS将waiter加1,由于CAS可能失败,所以for循环会再次的回到这里进行CAS,直到成功;

  5. 调用runtime_Semacquire挂起等待唤醒;

  6. *statep != 0唤醒之后statep不为零,表示WaitGroup又被重复使用,这会panic。需要注意的是waitgroup并不是不让重用,而是不能在wait方法还没运行完就开始重用。

waitgroup使用小结

看完了waitgroup的add方法与wait方法,我们发现里面有很多校验,使用不当会导致panic,所以我们需要总结一下如何正确使用:

  • 不能将计数器设置为负数,否则会发生panic;注意有两种方式会导致计数器为负数,一是调用 Add 的时候传递一个负数,第二是调用 Done 方法的次数过多,超过了 WaitGroup 的计数值;

  • 在使用 WaitGroup 的时候,一定要等所有的 Add 方法调用之后再调用 Wait,否则就可能导致 panic;

  • wait还没结束就重用 WaitGroup。WaitGroup是可以重用的,但是需要等上一批的goroutine 都调用wait完毕后才能继续重用WaitGroup;

“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


新闻名称:如何理解Go中由WaitGroup引发对内存对齐
当前地址:http://ybzwz.com/article/jcgo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