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与数据可视化 gis的可视化功能是什么?

用什么工具可以实现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呢?

展示的可视化千篇一律,有创新力的数据可视化产品万里挑一~

成都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成都网站设计、网站建设、外贸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解放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基于 HTML5 标准技术的 Web 前端 2D 和 3D 图形界面开发框架,低代码,拖拽即可实现。提供从 SDK 的 API 组件库到行业图标和三维模型资源库,构成了一站式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兼备可视化轻量跨平台操作的优秀特点,可与企业自有系统无缝整合,轻松将边缘数据统一为一个功能全面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现代化、高性能、跨平台图形展示和良好的交互体验。

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经实践证明的高效开发流程和生态体系,已成为国内电信网管和工业互联网、数据可视化图形组态领域的头部品牌。

基于局部刷新、批量聚合、图像缓存、极少化 DOM 元素等,从底层设计就追求极致的性能,组件可承受万级甚至十万级别数据量,突破了诸多传统行业应用极限。在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电力、燃气、新基建、数字孪生、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诸多行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多年来,Hightopo数百个工业互联网可视化项目实施经验,形成了⼀整套实践证明高效开发流程和生态系,打破了企业数据孤岛现象,全方位、多维度不断推动产业数智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进行数智化改造全覆盖。

其中,HT for Web GIS 产品的定位在于运用产品强大的可视化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数据进行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将 GIS 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构建真正的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中国;以时空为基础,通过可视化分析技术,对规划、布局、分析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数字化转换和建设。

HT for Web GIS 产品支持对不同地图瓦片服务或数据、航拍倾斜摄影实景的 3DTiles 格式数据以及城市建筑群等不同的 GIS 数据的加载,同时,IM 数据轻量化、三维视频融合以及 2D 和 3D 的无缝融合等技术优势,在 GIS 系统中对海量的 POI 数据、交通流量数据、规划数据,现状数据等进行多样化的可视化展示。HT for Web GIS 产品颠覆传统的 GIS 系统的开发,让 2D GIS 系统和 3D GIS 系统的开发变得更加便捷,数据更加直观,展现更加多样化。

若有 BIM 模型的需求,HT 提供了 BIM 模型转 HT 图元的功能,可对 BIM 文件做轻量化处理,确保其加载的流畅度。

通过 HT 三维可视化和信息技术在机房电信、电力能源、工业交通、城市金融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将为行业运维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数字孪生技术将帮助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质量、并形象生动的展示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和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从表现形式来看,GIS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其核心是管理、计算、分析地理坐标位置信息及相关位置上属性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它表达的是空间位置及所有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所以,GIS又是地球空间实体的再现和综合,其信息的基本表达形式是各种二维或三维电子地图。因此,GIS也可简单定义为“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一)GIS发展简史

GIS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要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这样的目的。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GIS这一术语,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那时的GIS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部门在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需求,GIS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GIS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商业化的软件开始进入市场,其应用从基础信息管理与规划转向空间决策支持分析,地理信息产业的雏形开始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GIS的应用也日趋深化和广泛,在国土资源、农业、气象、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常备的工作系统。尤其是1998年“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以后,GIS在全球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GIS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GIS研究室为标志,经历了准备(1980~1985年)、发展(1985~1995年)、产业化(1996年以后)3个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优秀的GIS软件。

(二)GIS的最新发展

1.日趋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GIS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并日趋与主流IT技术融合,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GIS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对GIS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GIS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如面向对象技术、三维技术、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可以直接应用到GIS中;同时,由于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地球空间环境中不同时相的数据,使GIS的作用日渐突出,GIS不断升级并能提供存储、处理和分析海量地理数据的环境。

组件式GIS技术的发展使之可以与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无缝集成、跨语言使用,并提供了无限扩展的数据可视化表达形式。

2.动态、多源、多维、网络化

最新GIS技术将逐渐摆脱先前的主要处理静态的、二维的、数字式的地图技术的约束,而从传统的静态地图、电子地图发展到能对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和动态分析、动态模拟,支持动态的、可视化的、交互的环境来处理、分析、显示多维和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其中,可视化仿真技术能使人们在三维图形世界中直接对具有形态的信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虚拟现实技术以三维图形为主,结合网络、多媒体、立体视觉、新型传感技术,能创造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的数字地球或数字城市。

先进的对地观测技术、互操作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空间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都为GIS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新的手段。

(三)第四代GIS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以及面向对象、网络和数据挖掘等主流IT技术的发展,在科技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目前国内学术界又提出了第四代GIS技术的概念。第四代GIS技术将主要有如下特点:

(1)支持“数字地球”或“数字城市”概念的实现,从二维向多维发展,从静态数据处理向动态数据处理发展,具有时序数据处理能力。

(2)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及计算、WebGIS和B/S体系结构,用户可以实现远程空间数据调用、检索、查询、分析,具有联机事务管理(OLTP)和联机分析(OLAP)管理能力。

(3)面向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数据组织和融合,具有矢量和遥感影像数据互动等多源数据的装载与融合能力,可实现多尺度比例尺数据无缝融合与互动。

(4)具有统一的海量数据存储、查询和分析处理能力及基于空间数据的数据挖掘和强大的模型支持能力。

(5)具有与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整体集成能力。例如与MIS、ERP、OA等各种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无缝集成;微型、嵌入式GIS与各种掌上终端设备集成,如PDA、手机、GPS接收设备等。

(6)具有虚拟现实表达及自适应可视化能力,针对不同的用户出现不同的用户界面及地图和虚拟现实效果。

(四)GIS的应用

人类使用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所以GIS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GIS已经比较成熟地应用于军事、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和城市管理、电力、电信、石油和天然气、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110和120快速反应系统等。

今后,GIS的应用将在市场分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银行、保险、人口统计、房地产开发、个人位置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领域将是GIS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实际上,GIS的应用将加速度地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GoogleEarth的流行就是GIS技术深入到日常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明证。

由于地理信息在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GIS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成为IT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集成GIS、GPS、GSM的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车辆安全防范系统和调度系统,为人们提供车辆反劫防盗、报警、道路指引、医疗救护以及在此系统平台基础上扩展各种电子商务增值服务。

以医疗救护为例,当患者向监控中心请求急救时,监控中心可以从GIS电子地图上查看到患者的具体位置,并同时搜索最近的急救车辆,让最近的车辆前去接患者。患者进入救护车后,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双向通话功能,指导救护车上的医生实施救护治疗,同时通过GIS的最优路径功能,给救护车指引道路,使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或急救中心。而在救护车行进的过程中,患者的家属可以通过互联网立即上网查询救护车的行进位置及患者的状态信息。通过GIS,并结合GPS和GSM无线通信及网络,使患者、家属、救护车及医生之间建立了无缝沟通体系,最终使患者能得到快速、及时的治疗。

如果在车辆移动目标、家居固定点目标、重点保护单位甚至路灯上都安装了GPS、GSM或其他无线通信设备,那么我们在城市生活中,无论是开车、行走或者是在单位、在家里,都可以通过由GIS、GPS、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综合服务系统获得急救、报警和各种商务服务,真正使我们处于立体的、全方位的数字化生活中,体验数字空间高科技价值。

GIS、RS、GPS等构成的空间信息技术将是未来发展最快的、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它结合通信及其他IT技术,为人类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A.R.Mermut,H.Eswaran,2001)。当利用最新的GIS技术把城市、国家乃至整个地球都高度浓缩到计算机屏幕上的时候,人类对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就有了更充分的把握。

(五)GIS与土地管理

GIS早已不限于地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目前已与各行各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它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甚至可触及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

GIS应用于土壤科学的研究,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和模拟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可以在GIS系统中进行存取、变换和对话式操作,作为土壤资源分类、评价、规划、管理与利用决策的依据,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GIS应用于土壤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①土壤制图技术及土壤采样技术;②土壤侵蚀预测与评价;③土壤资源污染与防治;④土壤养分流失评价;⑤土壤资源评价和管理;⑥作物生长模拟等。具体如1983年美国土壤保持局开发出农用土地评价和用地估计系统,系统中的农用土地评价包括土壤生产力的分等定级、土壤适宜性评价、土壤生产力潜力评价。1989年美国土壤保持局运用土壤信息系统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控制土壤污染。1990年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在土壤信息系统中已经能够成功运用,主要采用的分析手段有土壤侵蚀诺漠图、微机软件图、小溪河岸侵蚀诺漠图。

1.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如日本的农耕地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它包括了土壤信息系统、作物栽培试验信息系统、农业气象信息系统等子系统;保加利亚的计算机农业综合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行。

进入20世纪90年代,GIS在土壤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面继续拓展,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受到关注。从1994年开始的第15、16、17届国际土壤大会上持续讨论了土壤信息系统在持续农业和全球变化中的应用、土壤数据库的结构和联网等有关问题。同时,在应用上进一步趋向农业实际生产,直接服务于农场管理和经营,如进行农业技术咨询、牧场水源选点、作物生产管理、机械化施肥等方面。

中国的土壤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开始进行土壤数据库建立、土壤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工作。1986年底,北京大学遥感中心等主持了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研究,建立了区域土壤侵蚀信息系统,这是我国较早关于土壤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1989年,南京土壤研究所用两年时间研究了1∶50万东北三江平原土壤信息系统土壤图与数据库的建立;1990年,又研究了1∶5万江西红壤生态站土壤信息系统土壤侵蚀图;1991年,在“利用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土壤退化图”研究中,应用从土壤土地数据库建立到土壤退化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出了实验区的土壤水蚀危害和风蚀评价图;1992年,又基本完成了海南岛土壤和土地利用信息库及信息系统制图工作。1991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持了“区域微机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在吉林省农安县的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简单但实用的土壤信息系统。1999年,胡月明等运用基本土壤数据库建立了红壤分类和评价的信息系统。

2.预测土壤空间变化及分布

由于GIS技术在土壤制图中的深入应用,怎样更准确地由有限的单个点位的土壤原始数据分析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成为关注的焦点。具体来说,由于土壤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于土壤分类、分色制图及制图的综合,产生了土壤空间分异类型的位移,而现代GIS技术又要求大量信息源,因此许多土壤科学家将兴趣集中到土壤空间变异性正确表达(即土壤图在GIS中的正确表达)的研究上。

(1)地形分析。Morre、Bourennane、Gessier和Oden等的研究均表明,某地区土壤属性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景观位置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与土壤的成土过程密切相关,可用下式表示: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Si——土壤属性如土壤厚度、pH等;

i——由气候、母质、地貌历史、植被等因素决定的某地区海拔、坡度、坡形凹凸、水流长度和特定流域面积等原始地形数据可以通过一定精度的DEM计算出,复合地形数据,可以依经验判断或根据描述下垫面的物理发生过程的方程式进行简化。DEM可以由GIS技术生成,所以GIS的应用和地形分析可以提高土壤属性空间分布预测的精度。

(2)地质统计学与GIS的结合。GIS在存储、查询和显示地理数据方面发展得相当快,但在提供空间分析模块方面则发展得较慢。由于缺少通用的空间分析模块,使得GIS在解决某些空间问题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地质统计学是由南非矿山地质工程师D.G.Krige于1951年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也以“克里格法”(Kriging)来命名,并由法国地质学家Dr.Matheron于1962年完善并创立。该学科在矿产储量研究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是一种求最优、线形、无偏内插估计量值的方法(BLUE),在充分考虑信息样品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待估块段相互间的空间分布位置等几何特征以及品位的空间结构以后,利用变异函数(Varigram)为工具,对每一样品值分别赋予一定的权系数,加权平均来估计块段品位。

国内外土壤科学家已广泛地应用克里格法来预测非采样点的土壤属性,常用的方法有普通克里格法(OK)、泛克里格法(UK)、指示克里格法(IK)、协同克里格法(CK)、回归克里格法(RK)、点克里格法(PK)、块克里格法(BK)等。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在应用克里格法建立模型的时候,综合应用土壤和土地信息,如土壤分类、参比地区土壤属性、坡度、高程等,可以大大提高克里格法的插值精度,还可以降低由于测定大量样品而需要的成本,也可以减少由于样品点太少而带来的误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克里格法研究土壤参数的空间变异性,2000年以后在这方面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地质统计学和GIS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GIS软件中提供一些空间分析功能。例如,美国圣巴巴拉NCGIA的SAN模型提供了在ArcGIS软件中计算和显示空间自相关和其他空间量的功能,二者的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加强GIS的分析功能,使大量数据所隐含的空间信息得以表达,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空间分析的能力。考虑到空间分析技术目前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理论不断出现,空间分析模块已经成为GIS中的必选模块。

GIS与MIS相比,其数据可视化有哪些特点?

GIS二次开发发展模式

1.独立开发

指不依赖于任何GIS 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设计,然后选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l C++、Delphi 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无须依赖任何商业GIS 工具软件,减少了开发成本,但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能力、时间、财力方面的限制使其开发出来的产品很难在功能上与商业化GIS 工具软件相比,而且在购买GIS 工具软件上省下的钱可能还抵不上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绞尽脑汁所花的代价

2.宿主型二次开发

指基于GIS 平台软件上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大多数GIS 平台软件都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如ESRI 的ArcView 提供了Avenue 语言,MapInfo 公司的MapInfo Professional提供了MapBasic 语言等等。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脚本语言,以原GIS 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省时省心,但进行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功能极弱,用它们来开发应用程序仍然不尽如人意,并且所开发的系统不能脱离GIS 平台软件,是解释执行的,效率不高。

3.基于GIS 组件的二次开发

大多数GIS 软件产商都提供商业化的GIS 组件,如ESRI 公司的MapObjects、MapInfo 公司的MapX 等,这些组件都具备GIS 的基本功能,开发人员可以基于通用软件开发工具尤其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如Delphi、Visual C++、Visual Basic、Power Builder 等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利用GIS 工具软件生产厂家提供的建立在OCX 技术基础上的GIS 功能控件,如ESRI 的MapObjects、MapInfo 公司的MapX 等,在Delphi 等编程工具编制的应用程序中,直接将GIS 功能嵌入其中,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

组件式GIS系统的特点

1)、 小巧灵活、价格便宜

由于传统GIS结构的封闭性,往往使得软件本身变得越来越庞大,不同系统的交互性差,系统的开发难度大。在组件模型下,各组件都集中地实现与自己最紧密相关的系统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控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户的经济负担。。组件化的GIS平台集中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并且能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库系统连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表现得小巧灵活,而其价格仅是传统GIS开发工具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样,用户便能以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获得或开发GIS应用系统。

(2)、 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

传统GIS往往具有独立的二次开发语言,对用户和应用开发者而言存在学习上的负担。而且使用系统所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开发往往受到限制,难以处理复杂问题。而组件式GIS建立在严格的标准之上,不需要额外的GIS二次开发语言,只需实现GIS的基本功能函数,按照Microsoft的ActiveX控件标准开发接口。这有利于减轻GIS软件开发者的负担,而且增强了GIS软件的可扩展性。GIS应用开发者,不必掌握额外的GIS开发语言,只需熟悉基于Windows平台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以及GIS各个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就可以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目前,可供选择的开发环境很多,如Visual C++、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Borland C++、Delphi、C++ Builder以及Power Builder等都可直接成为GIS或GMIS的优秀开发工具,它们各自的优点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传统GIS专门性开发环境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

(3)、 强大的GIS功能

新的GIS组件都是基于32位系统平台的,采用InProc直接调用形式,所以无论是管理大数据的能力还是处理速度方面均不比传统GIS软件逊色。小小的GIS组件完全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

(4)、 开发简捷

由于GIS组件可以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中,对于广大开发人员来讲,就可以自由选用他们熟悉的开发工具。而且,GIS组件提供的API形式非常接近MIS工具的模式,开发人员可以像管理数据库表一样熟练地管理地图等空间数据,无须对开发人员进行特殊的培训。在GIS或GMIS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的素质与熟练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将使大量的MIS开发人员能够较快地过渡到GIS或GMIS的开发工作中,从而大大加速GIS的发展。

(5)、 更加大众化

组件式技术已经成为业界标准,用户可以象使用其他ActiveX控件一样使用GIS控件,使非专业的普通用户也能够开发和集成GIS应用系统,推动了GIS大众化进程。组件式GIS 的出现使GIS不仅是专家们的专业分析工具,同时也成为普通用户对地理相关数据进行管理的的可视化工具。

呵呵

你直接问我就是

哪用到到这里


当前文章:gis技术与数据可视化 gis的可视化功能是什么?
新闻来源:http://ybzwz.com/article/doihp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