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C2020上海站】UCloud优刻得王凯:新基建助力在线经济

2020年8月27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第二站“IDCC2020 长三角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成都创新互联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建设,萧山企业网站建设,萧山品牌网站建设,网站定制,萧山网站建设报价,网络营销,网络优化,萧山网站推广为一体的创新建站企业,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加强企业竞争力。可充分满足这一群体相比中小企业更为丰富、高端、多元的互联网需求。同时我们时刻保持专业、时尚、前沿,时刻以成就客户成长自我,坚持不断学习、思考、沉淀、净化自己,让我们为更多的企业打造出实用型网站。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在本次会议下午的演讲环节,UCloud优刻得基础架构平台线副总裁王凯先生以《新基建助力在线经济》为题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演讲。

UCloud优刻得基础架构平台线副总裁王凯先生

王凯: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凯,来自UCloud,一家云计算公司,首先感谢IDC圈的邀请,使我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做一点点的交流和分享。其实这次交流和分享挺感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IT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我们公司一直深入其中,听桂总讲,我觉得我们正好是中间一层,我们是做应用,上面是IDC,我们做应用。

但是从IDC本身的数据中心产业来说,我们还比较新,我们自己的机房也好实际上都比较新,在这个产业里我们更多的好像是客户,我们之前站在这个环节上,一般我们讲是需求,但是这个环节我到底讲什么?我思考了一下,我就分享一下UCloud在整个新基建和在线经济发展当中我们的布局、定位和整个我们对新基建产业的思考。

我自己做的业务比较杂,管过研发,做过网络,做过数据中心,做过运维,我觉得技术的角度来讲太散了,现在我讲这个议题就更宏观一点。

首先我用这张图开始我的分享,众所周知,今年2月份、3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非常深厚的变化,继而引发了国际贸易、整个产业,像餐饮、出行、交通、贸易这些业务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影响很大呢?在云计算厂商数据看起来不是,有一些业务发展很好,就是整个在线产业,很典型的像哔哩哔哩、视频、无人配送,大家以前没有想过的把整个手机上用的随申码、健康码数据打通,今年上半年中小学全部是在家授课,上海使用比较多的是小黑板,这些业务在3、4月份迎来了蓬勃发展。

看一下我们自己的定位,我们说是在线经济背后的公司,介绍一下UCloud,我们是2012年成立,是国内称之为知名的云计算企业,中国云计算行业兴起是2010年,整个AWS产业在国内兴起。我们坚持几个原则是中立,我们不会涉及客户业务。这里面涉及一个背后的潜台词,我们欢迎和希望跟广大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也希望和生态伙伴在上下游建立完整的解决方案。

2016年转为全内资架构,E轮获中国移动的投资,我们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整个公司构成5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我们整个IaaS、PaaS、AI大数据服务平台都是自研的,2020年1月2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春节后我们就迎来了疫情。

整个UCloud的布局战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我们做的最好最深的还是称之为云计算产业,其实在中国是发展比较长了,整整十年了,但是云计算根本的技术能力和架构不断演进,我们有一些相关的产品在业界做得比较好,我不知道这里分享大家能不能理解,这里讲云主机、内核热补丁等等跟基础设施相比更偏上层应用,但是恰恰是从客户及应用中间隔着一层,我们是实现客户即插即用。

比如说在线迁移技术,基础设施整个以数据中心为主体,对客户提供服务,所有客户的业务需要迁移的时候,就需要客户自主自发的做迁移工作,云平台是让客户做无感知的在线迁移。我们做的最成功和最多的根本不是在一个数据中心内部让客户从某一台物理机迁移到另外一台物理机,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把一个数据中心迁到另外一个数据中心。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迁移的数据中心有7、8个。

第二层重点的业务是大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基础算力和整个底层的CPU硬件的支持,数据是未来整个信息化的基础,整个大数据平台,数据仓库、数据搜索和数据处理系统是未来企业必须的,这个共同构建了大数据产品线,希望为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上层需要应用,结合产业深度,这个不是100%能够触达的,但是我们愿意跟客户一块触达,共建这个产业平台。

第三是AI。我们把我们整个战略三位一体称之为CPA战略。

这个是UCloud的全球布局,作为一家云计算公司,更多的寻求合作伙伴的合作和支持,合作是相互的,我们在整个从数据中心或者是云平台构建到现在位置,我们在全球总共是32可用区,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都有我们的数据中心,我们布局相对比较广,我们从2018年开始,整个出海战略基本上是中国国内企业出海,包括“一带一路”,包括非洲、南美整个企业的延伸战略,我们一直提供这样的支持,我们的理念就是客户在哪里,我们的机房就会部署在哪里。

我们下层的支持需要整个IDC圈朋友们的支持,我们下面的数据中心还是以租赁为主。我们构建的还有边缘计算节点我们称之为CDN,我们已经个将CDN节点扩展,数据中心是不是越大越好?不是,有些需要大,有些需要近,这个是基于业务场景的需求演化成自己的需求,除了32个可用区作为数据中心以外,我们有500个边缘计算节点,除了CDN的分发,我们有25T的视频流量的分发。

说到云计算还要考虑到应用,最本质还是数据的发展,其实云计算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最本质是因为IDC信息化和信息化产业快速的发展,这个产业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认为大家能达成一致的就是数据,数据领域有一款产品比较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称之为安全屋。比如说我们的手机,大家的移动轨迹,比如说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其实归属都不是随便拿出来的,但是往往某些场景之下,我们很多场景需要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一些想要的策略,但是这样子怎么操作呢?我们设想一个构思,我们将数据放到一个黑色的纱箱,数据的使用者和数据的拥有者都在这个里面运算,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构建未来数据流通的模式,我们称之为安全屋,这款产品延伸出去,加上大数据和AI智能的产品,我们共同推进整个城市大数据公共平台的构建。这里放两张图,在上海和厦门,我们在其他城市也在推进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希望推动整个开放式数据平台的构建。

再往下深入,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工业互联网,从2019年开始,整个消费互联网产业达到了一定的瓶颈,2C端随着人口红利和开发逐渐饱和,到达了一定的瓶颈。但是我觉得还有一块产业是我们以前忽略没有做得很好的,就是工业互联网,我们有一些合作伙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建树,比如说品控,这些需要的不是IaaS的能力了,我们努力希望通过IaaS叠加公有云PaaS的能力,再叠加IoT的能力,和互联网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这样一个体系。前几天我们CEO去青岛也是说跟青岛的市政府共同构建青岛的工业产业云基地,也是希望将互联网高密的产业级的应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进一步的使用。

UCloud重点布局的是智慧城市,UCloud作为一家云公司,没有能力和百分之百的把握构建一个所谓的智慧城市,但是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在智慧城市领域当中跟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领域,UCloud说的最多的是中立和开放,我们愿意打造开放的平台,实现数据流通,和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这个体系,这里几个例子我有不再念了。

这个也是几个案例,刚才介绍完了公司,我们回归大会的主题,刚才说IDC上海站长三角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我们认为从宏观层面,整个长三角,整个新基建,或者在线经济发展的场景,我们公司认为是比较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这一页政策,4月13日是上海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海市经信委聚焦了12大发展重点,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等,这些都是通过5G、AI、算力、互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经济、线下经济、出行领域所有的领域串联起来打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形势,这个发文并不代表什么,但是代表政府对于整个在线经济体系构建知识的态度和目标。

再看一个,这个是5月7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这个就是真实的作为政府侧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核心就是新的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这代表了我们政府侧在长三角地区,不光是上海,对整个新基建的态度、目标和策略。前不久大家也知道,上海市的能耗指标已经批下来了,以前上海能耗指标非常难申请的,但是现在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都向着宽松的层面演进。

我们分析整个上海,不光上海,整个长三角我从公有云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为什么说它适合在线经济的发展,我们分析有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市场优势,我们之前知道国外数据中心兴起以后,不光是北上广深来建,有很多远端,包括微软,包括Google他们会有新技术的演进,提到很多新的方案,但是不可否认即使是全球范围之内,真正核心的数字化产业的核心聚焦点永远是核心密集区,所有信息化产业的受益者永远是人。国际上看,像新加坡、香港、东京、北美,核心的城市是信息产业密集区,这才能构建出算力支持,这些才是我们新基建,包括5G、数据中心构建的基石,市场永远是正常的导向。我们认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决定了市场导向决定了供给能力。

第二,生态优势,整个长三角经济繁荣、人才吸引力强,应用众多。疫情产生之后,我们不是说叫无所事事,恰恰相反,新的公司、新的业务模式快速的兴起,整个是创新领域和人才领域足够强才能够代替产业的发展。

第三,金融优势。长三角地区金融很聚焦,金融环境很良好。

第四,科创优势。长三角地区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好,就构建了信息化的基础。

未来我们判断从云计算或者从新基建的视角判断世界是这样的,世界是智能化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可能是全部靠数据流通,整个工业制造业随着产能产值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它的能量或者对世界的改变到了一定瓶颈,但是信息化的时代刚刚到来,我们认识到所有的东西可以数据化,云计算作为新基建的基石,是智能世界的心脏,而大数据我们认为是这个世界的血液,可以把信息汇聚,AI、5G和IoT,一方面可以让数据活起来,一方面触达每一个边边角角,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一个构想。

但是谈完新基建的时候,我简单说一下传统基建,我们自己做新基建,不光我们IDC圈的朋友们在聊,跟传统的朋友也在聊,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有差异,差异在哪里呢?第一,比如说传统基建是政府主导,铁公基,相对单一,但是这都不关键,最关键的传统基建的效应是逐步传递的。我们修一条路可以带来人便于流通,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和产业发展,不是人流通以后马上可以跳过去。但是新基建不一样,这不是政府主导,是多元主导,有企业,有生态,因为每一个利益方在信息流通当中都是主体。

第二,是数字孪生世界,整个渗透性非常强,以前说突然有一天发现消灭你与你何干,新基建就是这种感觉,手机支付代替了钱包和ATM,快递员代替了超市的方便面,这个不是递进式的产业发展,是规模成熟效应的发展,我们认为新基建是经济社会转型的产物,的特点是什么呢?是成熟规模效应,不像原来是递进式发展。

有没有相同之处?也有,周期长,依赖于政府的协同效应,基建也是依赖政府的政策,重投资、长周期。

第二个思路是新基建新不新?我觉得新基建不新,跟2010年讨论云计算是一样的,有人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新基建我个人觉得也是这样,所有技术演进在一定场景之下都是一个始终在演进的过程,但是是否带来质的飞跃,坦率的说不一定,大家都是做技术的,大家比我更清楚。

有两点思考是不一样的,第一是新在规模,为什么规模很重要,我们做技术会发现基于海量应用下的优化才有价值,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解决经济效益,新基建在海量规模场景之下,以前没有被使用的场景优化才提上来。其实所有技术解决的都是技术经济学的问题,在规模效应之下所有的技术创新就会带来海量的影响,这是新基建跟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谈论产业变化不一样的地方。

另一个方面是数字孪生,也就是场景。大家都记得,我们以前的手机3G的时候看文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大家看的都是视频,视频本身的存在催生了新基建的价值,突然有一天意识到数据非常多,我前几天跟一家公司交流,说整个人体的DNA,每个人的DNA可以存多少G,大家忽然发现所有的信息资产非常重要,并且要长期信息化的保存。由于海量信息的爆炸,这个场景促使我们新基建整个产生的价值可以说是递进式、阶梯式发挥出来,这两点才是新基建相对于我们之前说的差异到底有哪里。

再说说公司,公司还有云计算,我列了一个图,上游、下游和中游,我们的客户应用都是在下游,上游是基础设施的供应商非常多,中游是什么呢?就是IT基础架构的服务能力,有IDC公司,有运营商,有PaaS服务商,有IaaS服务商,最终都是一个整体。

这个图也是我想分享的,未来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整个云计算和整个新基建既是依托的关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扶持。下面这个看不太清楚,云计算在整个服务器产业的占比达到了49%。

说一下UCloud的布局,我们的理念永远是云平台的布局,希望基于我们的分析,国内还是希望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核心地区布局,但是云平台和IDC行业的布局不太一样,我们向乌兰察布、内蒙布局。

上周我刚刚从内蒙回来,我们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刚刚封顶,青浦的数据中心刚刚开工,我们希望把运营能力和和新技术的结合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应用起来,这点是我们的初衷,就像我们说的高压直流、高密。

我们觉得从云计算的视角看,整个IT基础设施有两个维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个维度是大家公认的,降低整体的运维成本,提升效率,只不过云计算行业来看,整个基础设施到网络,到服务器综合的整体运维项目的提升,我们希望的是整个服务器,一直到IT运维的这一侧,整体的效能提升,不单单是基础设施,不光是PUE,我们更看重自动化运维。

我们认为运营和整个系统的开放是将来的趋势,之前说很多,软件定义IaaS,后来我们说了很多软件可以定义一切。在我看来AWS的一个理念就是在我心中印象比较深刻,其实是整个基础设施像一个平台运行,我们是希望UCloud因为既是公有云的服务商,我们又是数据中心的用户和使用者,同时还是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的构建者,我们希望集成这些经验和精力,打造成一个统一的平台,把这些软件包装起来,包括资源管理平台、自动化网络平台,包括全方位基础设施平台,这方面我们还没有那么擅长,我们更擅长的就是运行让客户享受到IT基础架构的服务,我们提供统一的KPI,提供统一的客户体验,通过封装以后,通过运营的方式,用软件输出给客户,这是下一代基础设施或者说是整个新基建体现的能力,不仅限于数据中心,比如说5G、未来的网络、AI,我觉得未来都是用软件的能力提供出去的。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标题名称:【IDCC2020上海站】UCloud优刻得王凯:新基建助力在线经济
网页URL:http://ybzwz.com/article/cjgsee.html